×
  • 登录

注册账号 |  忘记密码

社交账号登录
挖掘机挥动铁爪大飞机碎了一地画面传回日本网友羡慕起运10

  挖掘机挥动铁爪大飞机碎了一地画面传回日本网友羡慕起运10在美国卡特彼勒挖掘机的铁爪之下,日本三菱公司历时十五年、斥资数万亿日元研发的SpaceJet(MRJ)支线客机一步一步沦为了碎片,日本的大飞机梦也和MRJ一样,被美国人控制的铁爪一步步被碾碎AG真人国际官网

 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SpaceJet飞机首架原型机JA21MJ,在2020年5月12日执行完最后一次试飞任务后,就一直停在美国华盛顿州摩西湖的格兰特县国际机场。今年,2月份,MRJ项目确认停止后,不少人认为这架MRJ飞机要么会飞回日本,要么进入美国的航空博物馆,毕竟这是日本航空业的心血结晶,好歹给后人留点念想。

  结果这架SpaceJet原型机最后的归宿竟然是在机场里被挖掘机拆成碎片,如此粗暴的做法令不少航空爱好者始料不及。在目睹了SpaceJet原型机被暴力拆解的景象后,有日本网友唏嘘不已,并且对比了中国保存在浦东祝桥保存的运10原型机,觉得这种有象征意义的航空产品,即便项目失败,也应该保留下来供人参观。

  通过现场照片,我们可以看到,现场工作人员动用卡特彼勒的挖掘机,用抓钩把MRJ飞机的机身劈成两半,机身后部和尾翼掉落在地,随着抓钩不断破坏着MRJ飞机的机体,MRJ的起落架支撑也不住断裂的机体,机头和驾驶舱轰然倒下。

  其实在航空领域,一架飞机停止研发的情况并不罕见,由于种种原因,每年都会有飞机的开发研发被中止。如果一个项目被终止后,为了纪念自己的辛苦研发,也为了证明自己在人类航空史中做了哪些贡献,犯了哪些错误。这些飞行器大多会进入博物馆供后人瞻仰,见证曾有一些人曾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全部努力,希望后人从自己的失败中汲取教训,不要重蹈覆辙。

  作为日本曾经的国字号项目,为什么这架SpaceJet的原型机没有选择走进博物馆,也没有返回日本,而是在遥远的美国被解体呢?

  首先,SpaceJet飞机作为一款新型的支线客机,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新技术,包括全复合材料机身、先进电子飞行控制系统、超静音发动机和先进的数字电子系统。虽然这些新技术问题不断,严重拖累了MRJ的研发进度。虽然项目已经中止,但这些子系统和技术的保密协议很可能尚未过期,被安排进博物馆就必须进行细致的拆解和去功能化,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。

  作为不在日本本土的SpaceJet原型机,三菱公司显然并不希望其他竞争对手获得MRJ的详细信息,因此彻底摧毁是最简单和快捷的选择。

  此外,由于项目的失败,将SpaceJet原型机作为展品可能会对三菱公司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,因此三菱重工公司可能不愿意将其原型机展示在公众面前,宁可摧毁机体也不希望SpaceJet留在美国继续丢人现眼。这次拆除的原型机垂尾上的SpaceJet缩写已经被抹去,机头部分的三菱标志也被抹去,显然三菱公司想尽快从这个项目中脱身。

  很多人会好奇,既然处理起来麻烦,为什么三菱公司不选择将SpaceJet原型机飞回日本?在日本展出不是更安全更有教育意义吗?把一架原型机飞回日本,这背后涉及一系列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问题。

  这架SpaceJet原型机在2020年飞行之后一直停在格兰特县国际机场,在长达2年多的时间内缺少维护和检修,而SpaceJet本身并没有拿到美国航空管理局(FAA)的适航许可,这证明SpaceJet飞机本身拥有无法解决的缺陷,这就导致SpaceJet难以获得在美国上空的飞行许可。

  在2017年的一次测试中,SpaceJet的第二架原型机就遇到了发动机空中停车的严重故障。此外SpaceJet飞机的电缆系统中使用了许多新型材料和设计,这些设计可以减少电缆数量和重量,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性。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电缆系统出现了电缆短路、断路、过热等问题。

  2016年SpaceJet原型机首次前往美国试飞前,就连续两次出现了空调系统异常的问题,不得不推迟前往美国的计划。要知道这些系统都是飞机上十分重要的系统,每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飞机失去控制甚至坠毁,严重影响空中安全。如果走流程把原型机飞回日本,那么三菱公司一方面要继续支付大笔金钱,解决SpaceJet原型机上的各种问题,重新恢复适航状态,另一方面还需要应付美国复杂的行政手续。从性价比和时间上看,三菱公司选择在美国就地拆解最为简单。

  SpaceJet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技术难关、高生产成本、市场需求不足和市场竞争力差,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SpaceJet不断推迟,导致意向订单也不断流失,最终迫使三菱公司彻底终止该项目。

  这与日本航空的命运十分相似,虽然在某些领域拥有专精,但系统整合和项目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短板,只能给美国做配套。上世纪70年代末,日本曾经计划开发新一代三发大型民用飞机YS-33,并希望与美国的波音和麦道公司展开竞争,但负责研发的日本飞机制造公司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宣布解散,导致YS-33项目胎死腹中。日本研发大飞机的第一次尝试失败。随后美国波音和麦道公司获得了日本航空公司的大批订单,借着当时日本经济起飞,赚了个盆满钵满。

  SpaceJet项目也有类似命运,最早项目提出时,波音曾向三菱提供了不少帮助。波音2018年收购巴西航空工业之后,开始涉足支线客机领域,波音和三菱瞬间从合作商变成了竞争对手。为了保住美国自己的航空产业,SpaceJet的下场很早就已经埋下伏笔。尽管最后波音和巴西航空工业放弃了合并,但疫情来临后,留给三菱SpaceJet项目的时间和资金也已经不多了。

  SpaceJet身断美国,表面上看是三菱重工的失败。但这背后,真正决定大飞机项目成功与否的是国家实力。日本三菱想跟着美国波音公司混发痴,却忘了波音公司也是行业垄断型企业,也忘了波音代表着美国航空工业的产业利益。日本想在支线客机市场上有所作为,最关键的不是技术,而是整合起一个相对完整的航空产业链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