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份向上向好的“成绩单”近日,各地陆续发布了经济“半年报”,安徽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也即将揭晓。人们十分关注安徽会交出一份什么样的“期中成绩单”?
今年以来,安徽全省上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力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,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支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累积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。
从一季度的“开局红”,到二季度的“持续向好”,经济发展延续着“向上的曲线”。可以说,持续恢复、回升向好、韧性增强,是上半年经济的总体特点,“稳、进、新”,成为关键词。
7月15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夏粮产量数据。安徽夏粮实现“三增”,总产348.16亿斤,较去年增加3.68亿斤;播种面积4294.95万亩,较去年增加20.1万亩。总产和面积均居全国第3位。单产405.33公斤/亩,较去年增加2.42公斤/亩,居全国第5位,前进1位。
夏种夏管形势良好,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夏收期间,全省共投入联合收割机逾20万台,日均投入4万余台,小麦机收水平98.6%。先后投入秸秆综合利用机械9.2万台,粮食烘干机1.74万台,加强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和粮食烘干作业,保障了粮食高质量生产。
农业稳、粮食丰,如何在“稳”的基础上做“强”,实现强农富农?安徽将坚持“种养一块抓、粮肉一块抓、头尾一块抓”,尤其是做好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“畜头肉尾”增值大文章,夯实粮食丰收基础,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。
同时,启动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工程,加快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“大粮仓、大肉库、大厨房”。
工业基本盘稳,也是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。今年以来,安徽紧扣制造强省建设,以项目为抓手,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“4116”行动计划,工业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向好。
先看一组数据:上半年,安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%,稳居长三角及中部地区首位。工业用电量,是经济发展活力的一个“晴雨表”,该项数据的稳步增长,反映了工业企业生产的“繁忙”。
另外,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速依然保持高位,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18个月保持在18%以上,展示了制造业发展的后劲。
如何延续工业的“后劲”?二产发展方面,我省将突出制造业提质提效,实施好汽车产业“首位产业”培育工程,加快整车、零部件、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,打造新能源汽车强省;加强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技术迭代升级和创新应用。
发挥安徽的制造业特色,不断拉高长板,更“稳”的产业底盘会越来越夯实,发展的后劲就会越来越足。
随着接触型聚集型消费持续回暖,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、住宿业营业额、电影票房、国内旅游收入同比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,部分地区的旅游业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。
先看大项目,“前进的动力”持续释放。今年上半年,全省重点项目新开工2426个,占年度计划的83.7%,超序时进度33.7个百分点。投资进度加快,上半年,全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60.1%,超序时进度10.1个百分点。
近日,央视财经还公布“挖掘机指数”的数据,安徽6月份工程机械开工率79.3%,高于全国18.3个百分点,已连续5个月居全国第1位。
再看外资外贸,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75.5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.4%。其中,出口2512.6亿元,增长14.5%。从规模上看,季度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。今年前两季度,安徽外贸进出口值分别为1768亿元、2007.5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.8%、4.8%。
怎样增强这种“进”的动力?高质量的“双招双引”十分关键。下一步,安徽将持续深化“投资安徽行”活动,注重招商引资省级统筹,开展产业链生态招商、应用场景招商、以商招商,加快推进签约项目落地。
同时,激发民间投资活力,落实好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各项政策,充实完善吸引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库,集中推介一批标杆项目,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。
创新是安徽的“基因”AG真人官网,也是安徽的“名片”。回看今年以来安徽经济发展的轨迹,可谓既有“含金量”,也有“含新量”。
44家中国科学院系统院所、21家省外“双一流”重点高校组团参展参会,吸引省内外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、十大新兴产业等836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展览展示,展品数量1800余件,现场参观人员突破10万人次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这届科交会共开展各类有效对接洽谈1440余项(次),签约科技成果转化、科技招商和科技金融项目352项、总金额约926亿元。
其中,太阳能电池出口领跑“新三样”。今年上半年,安徽省出口太阳能电池127.4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4%。另外,在国外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,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6.9亿元,增速达152.6%;锂电池出口75亿元,增速达187%。
据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持续增长,可以说,与安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相关,折射出安徽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不断提速形成规模优势,成为出口新动能。
近年来,安徽相继出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、氢能产业发展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规划,印发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,组建运营总规模18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。
打好招商引资、招才引智“组合拳”,制定“双招双引”目标企业清单,针对性开展招引活动,一批项目加快落地,一批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增强。
此外,安徽还培育了奇瑞等一批本土车企。2022年,奇瑞集团年销量首破百万辆,稳居全国前十;奇瑞年出口首破40万辆,刷新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“出海”新纪录,连续20年位居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出口第一。新的风口、新的产业,是新机遇发出的新召唤。下一步,安徽将启动实施“链主”企业、汽车零部件企业、后市场培育计划,统筹推进创新、智造、服务、人才、文化、资本、开放七大生态建设,继续做强优势产业,促进全省汽车产业尽快迈上万亿元级新台阶。
当前,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,国内需求依然不足,面临新的困难挑战。但更要看到经济中的韧性和潜力,看到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
今天的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、动能强劲、大有可为的上升期、关键期,前途光明、未来可期。坚定发展信心,保持战略定力,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。